首页 > 专题专栏 > 我的帮扶故事

把这里急需的医疗技术留下来

  本报记者 刘苏雅

  一年时间已有两人“出师”,能独立完成常规介入手术。拉萨市人民医院的远程导管室也即将建成,当地的疑难复杂病例,未来可以得到跨越数千公里的远程指导。

1.jpg

  赵雪东带领团队在西藏自治区率先开展无创冠脉血流储备分数及微循环阻力指数测定。

  去年,北京市组建第七批援藏医疗队的通知刚刚下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冠心病中心副主任医师赵雪东就毫不犹豫报了名。从安贞医院到拉萨市人民医院,只用了短短几天的适应时间,他就迅速进入了工作状态。

  援藏期间,赵雪东担任拉萨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一职,为当地带去先进的医疗技术是他的义务和责任。即使就在几年前,如果有患者突发心梗,整个西藏也仅有自治区人民医院一家医院有能力开展冠脉手术。藏区交通不便,一旦转运不及时,则极易贻误治疗时机。

  援藏医疗队为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一位50多岁的藏族患者因胸口不适来到拉萨市人民医院就医,就诊过程中突发呼吸心跳骤停。赵雪东迅速展开救治,经过近两小时的持续心肺复苏后,果断给予开通血管治疗,患者的呼吸心跳终于恢复。在ICU治疗期间,患者又经历了昏迷、多脏器功能衰竭及消化道出血,ICU主任和消化内科主任也都是北京援藏医疗队的成员,大家携手帮患者脱离了危险。

  “以他病情的复杂、凶险程度,即使在北京,如果不是三个科室强强联合,也很难说有100%的把握挽救他的生命,他真的很幸运。”赵雪东感慨道。

  一名江苏的援藏干部也因此受益。在拉萨周边一处工地工作时,他突发急性心梗,赵雪东立刻为他开展急诊冠脉支架手术。因抢救及时,这名干部身体恢复良好,很快就返回了一线。

  赵雪东的多项手术填补了自治区的医疗空白,拉萨市人民医院冠脉介入治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但只有一双手,远远无法满足当地人民的就医需要。“我希望能把这里急需的医疗技术留下来。”赵雪东手把手带起了徒弟,短短一年时间已有两人“出师”,能独立完成常规介入手术。在他的协调下,拉萨市人民医院的远程导管室也即将建成,当地的疑难复杂病例,未来可以得到跨越数千公里的远程指导。

  “我们把先进的医疗技术带到西藏,而西藏这片土地回馈给我的,是精神层面的收获,这更加珍贵。”一年的时间里,赵雪东不仅收获了患者康复后送来的一条条洁白的哈达、一声声淳朴的致谢,更亲身体会到老一辈援藏人“两路"精”“老西藏"精神的传承,“如果以后这里需要我,我还会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