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我的帮扶故事

打造京蒙协作“参谋部”

  从“输血式帮扶”到“造血式协作”,京蒙协作“2.0时代”已全面开启。6月初,北京市第六批东西部协作内蒙古挂职干部团队圆满完成京蒙协作任务回到北京。

  两年间,有人当参谋助手推动东西部协作高效运转,有人为“内蒙味道”吆喝,让一批优质农畜产品走上更大市场,有人化身“红娘”促成好项目助力壮大产业基础……在挂职干部团队努力下,京蒙“山海情”结下累累硕果,越来越多北京优质教育、医疗、产业资源扎根内蒙古7个盟市31个脱贫旗县。

2.jpg

  在魏博推动下,京蒙协作赤峰市宁城县万亩番茄产业园成功落户。

  本报记者 武红利

  京蒙协作,各项工作千头万绪。挂职期间,北京干部魏博恨不能长出“三头六臂”。“我的岗位相当于京蒙协作的‘参谋部’。”在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局扶贫协作处挂职期间,在魏博等挂职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累计推动落实京蒙协作资金39.12亿元,实施协作项目1662个,农畜产品销售额超额完成,实现历史突破。

1.jpg

  2021年5月的一个周末,单位打来电话,征求魏博的意见,能否到内蒙古开展两年挂职工作。彼时,魏博刚做完手术出院,身体尚待恢复,家中孩子、老人又都需要照顾。魏博有过短暂的犹豫,但几秒思考后他就接受了组织安排。“作为党员,我责无旁贷。”他说。

  长期在市支援合作办工作,魏博对东西部协作的重大意义再清楚不过。2021年是国家东西部协作工作进入“十四五”时期的开局之年,更是推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新一批北京援蒙挂职团队轮换年。“我的责任是在援蒙前方一线,协助挂职干部团队领导统筹抓好各项工作,工作成效关乎北京市落实好党中央赋予的东西部协作重大政治任务的质量和效果。”魏博说。

  就这样,不多时,包括魏博在内的116名北京干部,来到了祖国北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魏博挂职的自治区乡村振兴局,是内蒙古负责京蒙协作工作的业务主管单位,主要承担着京蒙协作“纽带中枢”职能,需同时向北京市派出单位、内蒙古挂职单位以及挂职干部团队三方面负责。

  做好与京蒙协作7个盟市、31个旗县的工作对接辅导工作,成了魏博上任后遇到的“头号难题”。“赴京跟岗培训能否帮忙对接一下?”“新增产业协作投资额概念如何理解?”睁眼就是事儿,电话、微信、信息不断是魏博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那段时间,他白天要集中精力开展好挂职单位的各项工作,晚上再加班加点研究落实团队的具体任务,办公室的灯总是亮到后半夜。挂职一年之后,魏博又兼任了呼和浩特市乡村振兴局的副局长。

  案头工作不能耽误,调查研究更不能少。为了摸清各地区的产业基础特点和自身发展方向,魏博时常要到基层了解工作开展情况,有时一走就是半个月、行程上千公里。在挂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魏博协助团队主要负责同志系统梳理五年来京蒙协作引企落地、共建园区等情况,撰写专题调研报告辅助决策参考。同时,魏博还牵头组织31个旗县挂职干部会同属地政府梳理项目合作意向,主动到北京市各相关单位对接,两年来,引导推动在内蒙古新落地和新增投资的企业达200余家,实现投资107.2亿元。

  在2021年和2022年国家东西部协作考核中,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均被评为“好”,圆满完成了“开门红”任务。魏博也被授予2022年度“北京榜样·支援合作先锋”年榜人物荣誉。

  “参与书写京蒙协作新篇章,我倍感骄傲。”魏博说,他和挂职队友们无悔作出援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