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我的帮扶故事

“下了飞机,咱就是锡盟人”

4.jpg

  左乐恩(右一)调研正镶白旗良种肉牛繁育基地项目。

  本报记者 武红利

  6月4日,到了告别的时刻。挂职团队锡林郭勒盟工作组组长左乐恩心中满是不舍,回想初到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时的场景,那句“下了飞机,咱就是锡盟人”还热得发烫。2年时间,这片美丽的草原早已成为挂职干部们忘不掉的“第二故乡”。

  对于年过五旬的左乐恩而言,踏入完全陌生的地方工作,也曾有过不适与忐忑。但作为组长,他更担心团队每个人的情况,有人水土不服,出现高血压症状;有人思念家里的老人孩子,偷偷抹眼泪……他关注每个人的思想动态,给他们加油鼓劲,也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团队里的每位干部都牢记身上的责任,努力调整状态,很快就投入到工作之中。

  开展东西部协作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牢记“京蒙协作是分内之事和应尽之责”,在锡林郭勒盟挂职的11名北京干部始终与盟旗干部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苦在一起,经历了牵线搭桥引导企业投资兴业、联农带农的酸甜苦辣,经历了助医支教惠民益民的欢心喜悦,也经历了多轮疫情冲击带来的焦虑不安……百种滋味最终都化为真抓实干的养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锡盟的农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旅游业也蓬勃发展,草原上的牛羊肥美而壮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赏和品尝;苏尼特右旗京东方能源20万千瓦牧光储综合示范项目并网发电;正镶白旗温室大棚果蔬产业园实现“四季种植”……“我们没有辜负组织的信任,没有辜负这段精彩的人生。”左乐恩骄傲地说。

  2年时间,挂职干部们收获了真挚的友谊。锡林郭勒盟工作组的11个人来自北京不同区和市直部门,从起初互不相识成为了相知相伴的“挂友”“战友”。依托临时党支部,11个人拧成了一股绳。临时党支部探索并坚持“五个一”管理举措,建立学习交流机制、精心组织主题党日,开展谈心谈话、读书荐书等活动,不断增进了解、取长补短、加深友谊,工作上相互支持帮助、生活上相互关心照顾。随着工作的深入,挂职干部也和当地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左乐恩还记得,每次到牧区,走村入户时,牧民朋友老远就伸出双手欢迎。

  两载风雨边疆行,难忘一生草原情。离开时,左乐恩从后视镜里看向越来越远的广袤草原,心中默念着,“感谢锡林郭勒!祝福锡林郭勒!我会永远记得这里、关注这里、眷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