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2020年北京市扶贫支援办绩效考评工作总结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北京市扶贫支援工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蔡奇书记“扶贫支援工作一刻也不能等”的指示要求,一手抓扶贫支援,一手抓疫情防控,积极主动作为,加大统筹推进,高质量完成扶贫支援各项任务。

  一、坚持高位推动,确保圆满收官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高位统筹推动,强化政策支撑,狠抓责任落实,加大帮扶力度,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圆满收官。

  (一)强化统筹推进。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领导小组会、常委会、专题会专门研究在疫情防控下的脱贫攻坚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市四套班子齐抓共管

  领导召开43次会议、作出57次批示,高位推动扶贫支援工作。蔡奇书记先后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脱贫攻坚座谈会、市委常委会研究部署扶贫支援工作。陈吉宁市长主持召开全市扶贫支援工作部署会。蔡奇书记、陈吉宁市长率北京市党政代表团先后赴河北、内蒙古调研对接。市纪委陈雍书记主持召开挂牌督战监督工作调度会。崔述强常务副市长每月调度推进重点工作。吉林、魏小东、齐静、王宁、卢彦、牛青山、燕瑛等市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调研推动扶贫支援工作。各区、各部门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组织赴受援地调研对接,推动工作落实。

  (二)加强政策支持。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通知》《预算单位预留30%份额采购扶贫产品的通知》《关于开展扶贫支援“百日攻坚行动”的通知》等10多个文件,坚定不移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助力受援地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加大帮扶力度。在今年经济下行、财政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咬紧牙关,聚集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继续加大投入。市区两级财政安排帮扶资金均足额按时拨付。持续抓好扶贫支援项目的实施,开工率达100%。按照蔡奇书记“尽快返岗”的指示,北京市委组织部及时与受援地组织部门沟通,克服各种困难,组织第一时间返岗,协助受援地区抓扶贫助战疫。

  二、坚持统筹推进,全力克服疫情影响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强化市区、前后方、政府企业联动,调动各方资源,形成合力,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造成的影响。

  (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扶贫支援工作。印发《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扶贫支援工作的通知》《关于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完成全年扶贫支援任务的通知》等多个文件,要求疫情期间工作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目标不变。紧盯因疫情带来的复工复产难、扶贫产品销售难和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难等“三难”问题,与受援地共同努力,解决用工、用料、物流等困难,推动扶贫车间、扶贫工厂100%复工复产,有效避免因疫返贫、致贫现象的发生。发扬“越是艰难越向前”精神,实施“八抓八强”措施,统筹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实现扶贫支援工作安排部署早、任务下达早、人员返岗早、资金拨付早、社会动员早、落地见效早。

  (二)扎实做好稳岗就业。制定《北京市进一步做好京蒙劳务协作促进贫困劳动力稳就业工作的通知》《农民工返京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召开劳务协作联席会议,推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或就近就地就业。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网上招聘等专项活动,通过“点对点”精准帮扶促进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采取“岗位+技能+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培训模式,积极开发线上培训课程,持续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促进转移就业。全年实现贫困劳动力在京稳定就业38.5万人,新增就业14.3万余人,超额完成“一个超过,两个不少于”任务。

  (三)畅通渠道解决“卖难”问题。深入开展消费扶贫,推动批发市场、连锁超市加大扶贫产品销售,发出购买销售扶贫产品倡议书,组织点对点直采活动,开展“齐心战疫,八方助农”等线上促销活动,解决受援地区扶贫产品“卖难”问题,有效带动贫困人口增收。

  (四)支持受援地区疫情防控。疫情发生后,市扶贫支援办联合市民政局、市国资委等部门,发起捐助倡议,广泛动员社会捐款捐物1亿余元支援受援地区抗疫,受援地区纷纷给我市发来情真意切的感谢信。如湖北省十堰市委、市政府的感谢信写到:“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十堰市人民永远铭记这份深情厚谊”。呼伦贝尔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称赞北京“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责任担当。

  三、坚持主动作为,高质高效完成重点任务

  (一)持续推动产业扶贫。结合受援地区资源禀赋,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共建产业园”“山区林区经济”“坝上草原经济”“公司+合作社+贫困户”“企业+协会+基地”等一批成熟的产业扶贫模式。全年新增引导北京336家企业到河北、内蒙落地,实际到位投资247.9亿余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9万人。共同建设98个产业园区,推动352个企业落户,累计投资98.3亿元。支持321个扶贫车间建设,吸纳9967人就业。市国资委通过“洽谈储备一批、签约落地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安置就业一批”,引导市管企业积极推进产业扶贫;市经信局积极搭建对接平台,拖动工美集团与受援地进行深度合作,帮助提升受援地手工艺品;中关村管委会通过合作园区建设为载体,努力推进我市与受援地资源共享、产业对接;怀柔区与丰宁县共建的“怀丰产业园”,吸引17家北京市企业落户园区,计划投资14.8亿元,提供1500人就业岗位;丰台区支持涞源县实施白石山搬迁片区与扶贫产业园区“两区同建”工程,建设芽苗种植基地和加工厂,带动200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荣获“大国攻坚、聚力扶贫”东西协作十大优秀案例。

  (二)持续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发挥政府职能,引导市场参与,有力推动消费扶贫。一是制定实施《北京市消费扶贫行动方案》等10多个文件,安排消费扶贫专项引导资金,补贴市场主体场租、物流、仓储、生产,支持消费扶贫网点建设。二是依托北京市消费扶贫双创中心和16个分中心,积极搭建线上线下销售平台,拓展农产品特别是扶贫产品销售渠道。三是开展“消费扶贫月”活动,在京举办“2020年京蒙消费扶贫北京集采推介会”,推动扶贫产品“七进”活动,组织全市4600余家预算单位、43家市管企业参与消费扶贫月活动,按照不低于30%的预留份额优先采购扶贫产品。四是大力开展“互联网+消费扶贫”,与京东集团、字节跳动等知名电商和网络新媒体签订合作协议或建立供销关系。北京市消费扶贫爱心卡突破100万张,推出“消费扶贫+工会会员卡”模式,为550万张工会会员卡增加消费扶贫功能。五是会同受援地确认扶贫产品动态名录,在消费扶贫前端把好带贫精准关。到2020年11月底,北京市销售扶贫产品达227亿元,北京在全国消费扶贫现场会、全国消费扶贫月启动会上作典型交流,北京市消费扶贫双创中心获“全国消费扶贫示范单位”称号。

  (三)持续强化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结合受援地实际需求,不断巩固优化“组团式”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方面,构建“市级统筹、校区联动、高校参与、社会帮扶、网络助推”工作运行机制,持续实施“教育人才培养工程”、“组团式”送教工程、优秀校长(园长)能力提升工程、“手拉手”结对共建工程、“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和职业教育帮扶深化工程等六大教育帮扶工程,共培训2.8万人次,如组织北京专家教师面向兴安盟开展54场线上直播,2455名兴安盟教师积极参与,满意率达93%以上。健康帮扶方面,紧紧围绕贫困群众“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要求,充分发挥首都医疗资源优势,实施精准健康扶贫。推动医疗服务下沉,开展远程诊疗,动员社会医疗力量参与,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天坛模式”“同仁模式”不断深化推广,把技术和标准留在当地,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杆和样本。玉树健康扶贫智慧分级诊疗通过“互联网+分级诊疗”,有效提升了医联体县域医疗服务能力,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胡春华副总理考察时给予充分肯定。市卫健委面向受援地区开展新冠疫情防控在线培训,建立疫情协查管控机制,有效助力当地打好疫情阻击战。

  (四)持续扩大完善大扶贫支援格局。一是深入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按照“八抓好”“五到位”要求,持续推动结对提质扩面增效,与受援地区660个贫困乡镇、1373个贫困村结对。参与结对帮扶的乡镇、村、学校、医院、企业、社会组织等,通过实地调研、视频对接、线上指导、慈善捐赠、消费扶贫等多种方式,灵活开展帮扶工作,确保签订的帮扶协议落地落实。二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完善多层级、全领域的动员体系,充分发挥市扶贫支援“六大中心”平台、枢纽型社会组织和相关行业龙头企业作用,广泛宣传运用社会扶贫网,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协作。中青旅、农发行、美团、北投等行业龙头企业和字节跳动等独角兽企业深度参与扶贫支援,35万余名爱心人士参与精准帮扶。组织抗疫捐助、“大爱北京”助扶贫募捐活动等,动员社会各界向受援地区捐赠款物7.07亿元。三是持续开展“万企帮万村”行动。近千家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帮扶1000多个贫困村,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增进友好情谊,促进民族团结。四是持续开展特殊群体帮扶。针对贫困残疾人特殊群体,实施“五个一批”帮扶行动,因人因户精准落实帮扶措施,确保“不落一人”。

  (五)多措并举加强扶智扶志。全年组织完成各类人员培训9.8万人次(其中来京培训3.9万人次、致富带头人培训9356人),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多措并举完成扶贫支援干部培训。落实中组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聚焦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意见》,会同市委组织部对赴河北、湖北、河南等方向援派干部开展了全员岗前培训。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运用“互联网+培训”的方式,完成受援地区、全市脱贫攻坚干部培训,提升工作能力。二是提升致富带头人培训培育成效。完善培训内容,精准实施培训,梳理前后政策和项目,加大训后培育支持,提升创业带贫能力,助力贫困户增收脱贫。三是深入受援地区实施消费扶贫产销对接培训。组织市商务局、首农食品集团、字节跳动等相关部门和企业,深入受援地区一线,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讲解消费扶贫政策,实地宣讲对接扶贫产品线下线上营销方式方法。

  (六)高质量完成对口协作区域合作。一是扎实推动南水北调对口协作。突出生态环保,促进调水水质稳定达标,累计向北京输水60亿立方米。加强智力支援,打造院士专家南阳行、十堰行品牌,50余名院士专家深入200余家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攻关。开展干部双向挂职交流64人,培训干部人才1000多人。深化产业合作,动员北京首开集团、首旅集团等十余家国企赴十堰对接。动员社会力量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累计向水源区捐助物资共计6400万元。组织召开京豫京鄂对口协作工作座谈会,推动各项工作落实,高质量完成对口协作工作。二是加强京沈对口合作,推动京沈园区建设,签订15个协议,一批重点项目落户沈阳,完成投资80多亿元。认真做好2017-2020年京沈对口合作工作总结评估工作。三是深化对口支援巴东,投入市区帮扶资金5713万元,实施项目11个,助力全县整体脱贫摘帽。组织实施支援巴东项目绩效评估工作,提高帮扶质量效益。

  四、坚持首善标准,全力助推挂牌督战

  按照国务院扶贫办要求,咬定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和田墨玉县、洛浦县及118个贫困村的挂牌督战工作。

  (一)坚决助力墨玉、洛浦县脱贫摘帽。制定挂牌督战方案,组织市属部门及朝阳区、平谷区成立7个工作专班,坚持周报告、月调度、季分析制度,助力挂牌督战。市纪委市监委主动到两区等开展调研监督;和田指挥部定期与受援地协调推进资金项目等落实;朝阳区、平谷区区长带队到两县调研对接。11月1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宣布墨玉、洛浦县摘帽,剩余4.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挂牌督战工作胜利完成。

  (二)扎实推进社会力量挂牌督战。印发《关于推进社会力量助力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洛浦县贫困村挂牌督战工作的通知》,市委网信办、市民政局、市工商联等积极落实社会力量助力挂牌督战工作部署,组织162家社会力量与两县118个贫困村结对帮扶,实际投入资金5620.93万元,实施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等帮扶项目298个,购买和帮助销售扶贫产品1100万元,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就业1603人。8月底,我市成为首个各项帮扶指标均超计划完成的省市,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通报表扬。

  五、坚持全面从严,狠抓整改落实

  高度重视国家考核反馈问题和中央巡视督查发现问题整改,严格落实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的要求,坚决落实主体责任,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问题整改工作,崔述强常务副市长召开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问题整改工作会。市纪委市监委以“六个清单”(部署清单、目标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成效清单、问题清单)为抓手,推动整改工作落实。市扶贫支援办强化统筹指导,制定实施《北京市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整改方案》《北京市2019年国家对口支援新疆、西藏和青海绩效综合考核整改方案》。各区、相关部门、前方指挥部、挂职干部团队,充分发挥职能,统筹联动做好本领域本区域问题整改,形成了高位推动、统筹推进、监督有力的整改工作格局。6月30日之前,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反馈我市的问题均已整改完成。2020年5月18日至7月3日,市委第二巡视组对市扶贫支援办党组和北京援疆、援藏、援青指挥部党委开展了巡视,深入全面查找问题,全力推动问题整改,促进我市扶贫支援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六、坚持正面宣传,讲好北京扶贫支援故事

  (一)宣传脱贫攻坚伟大成就。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的指示。一是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召开由中央和市属媒体参加的扶贫支援宣传工作专题会,印发《2020年北京市扶贫支援宣传工作方案》,与20多家中央和市属主要媒体主动对接,组织系列宣传报道,展示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北京日报组织专门采访团队分赴扶贫支援五省区,持续推出“北京扶贫报告”特刊。二是创作扶贫主题影视作品。推出《我来自北京之扶兄弟一把》《毛驴上树2之倔驴搬家》等一系列网络电影,创作推出扶贫主题歌曲《大爱北京》《天地之间》。三是举办扶贫主题展览。广泛深入宣传脱贫攻坚成果,增强扶贫支援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四是广泛播放公益广告。在北京广播电视台、公交地铁和户外大屏、楼宇小屏等媒体平台上持续播出消费扶贫公益广告,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二)强化典型示范。组织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北京专场活动,举办北京扶贫先进事迹报告会,表彰80个先进集体和150名先进个人,增强扶贫干部荣誉感,动员广大干部群众万众一心加油干,助力受援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北京日报社新媒体长安街知事,推出108集《京心助梦》视频报道,集中展现扶贫人物风采,唱响新时代颂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三)加强总结谋划。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对北京扶贫支援90个县级地区开展系统调研,了解各县脱贫后现状和可持续发展需求,形成了阶段性报告《减贫调查——中国脱贫攻坚的北京模式》(90卷),为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基础。举办以“巩固脱贫成果、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选择”为主题的系列论坛,制定形成《巩固脱贫成果若干举措》《北京市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暂行办法》等成果。

  七、2021年工作思路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北京市将学习贯彻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脱贫攻坚总结评估汇报时的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央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受援地区实际,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坚持首善标准,助力受援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持续强化组织领导。按照中央新部署新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完善与助力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相适应的组织领导和工作体系,统筹做好政策集成和协同。建立干部人才常态化交流机制,精准选派干部人才,充分发挥帮扶作用,充分锻炼干部人才成长。

  (二)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与受援地区共同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积极帮助受援地完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自我发展动力。深入挖掘消费扶贫潜力,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建设,拓宽消费渠道,推出一批消费扶贫示范基地、示范单位,提升消费带贫作用。强化稳岗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建实岗位供需信息共享平台,强化就业跟踪服务,加大用工精准对接。规范管理公益岗位,促进弱劳力、半劳力等家庭就近就地就业。巩固教育医疗协作成效,推动受援地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现代管理制度,提升受援地学校和医院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加强金融扶贫创新,研究探索防止返贫的金融帮扶机制和金融产品,助力巩固稳定脱贫。强化易地搬迁后续帮扶,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加强资金资产项目管理,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确保持续发挥效益。

  (三)持续推动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建立帮扶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帮扶合力。建立产业协作长效机制,引导更多企业投入产业帮扶工作,强化产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构建利益共享、协调联动的产业发展共同体。

  (四)持续强化社会力量动员。发挥北京优势,激发全社会参与的热情和潜力,共同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协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深化“携手奔小康”,持续推动区县、乡镇、学校、医院、企业、社会组织参与结对帮扶,提升帮扶成效。

  (五)持续讲好扶贫协作“北京故事”。全面总结提炼北京扶贫协作典型案例和工作创新实践,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加大宣传力度,展现脱贫攻坚精神,凝聚扶贫协作强大合力。

  (六)持续深化对口协作和合作工作。聚焦“保水质、强民生、促转型”助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京沈对口合作和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