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支援合作地区 > 南水北调 > 湖北 > 相关工作

保水质强民生促转型 京豫鄂全方位协作共守一库清水

  为保障一库清水北送,2013年初,国务院部署开展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对口协作工作,明确北京市与河南、湖北两省建立对口协作关系。北京市使命担当,紧紧围绕“保水质、强民生、促转型”工作主线,采取“市级统筹、区县结对、社会参与”方式,全面动员,始终怀着感恩之心,与水源区携手共进,建机制、谈合作,构建全方位协作格局。

  8年来,北京市共安排资金40多亿,实施项目1000多个,为水源区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助力水源区生态环境改善、推动绿色生态产业发展、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保水质

  南水北调来水已占北京城区日供水量70%以上

  北京市与水源区始终把水质保护作为对口协作工作的第一要务,优先把对口协作资金用于库区及入库河流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安排30%以上协作资金,实施环库生态隔离带、生态林建设,老灌河、淇河、犟河、泗河等流域综合治理,新建和改扩建污水处理设施等200多个项目相继建成。

  积极动员北京技术资金雄厚的企业积极参与水源区水质保护工作,北排集团运用世界领先的“红菌技术”运营十堰渗滤液项目,首创集团在南阳市西峡县投资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首创集团、碧水源公司将水源区相关县市区、乡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进行托管运营。

  截至今年2月底,丹江口水库及渠首陶岔断面水质清澈澄明、伸手可饮,长期稳定在Ⅱ类水质标准以上,符合Ⅰ类水质标准的天数超过五成,累计向北京输水超73亿立方米(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27日进京),南水北调来水已占北京城区日供水量的70%以上,直接受益人口1200余万人,自来水硬度降低、水碱减少,地下水位回升明显,大大缓解了北京水资源紧张的局面,保障了首都人民的饮水安全和质量,更有效改善了首都生态环境。

  强民生

  “北京智慧”为水源区发展提供“新动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水源区民生领域突出短板,提升水源区公共服务能力。支持淅川县一高、邓州市思源实验学校、内乡县第二人民医院、茅箭区急救中心、茅箭区大兴学校、张湾区柏林中心小学、竹溪北京小学、神农架林区大九湖镇卫生院等一批打基础、强民生、管长远的基础设施项目。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关注师资、医疗人才等软件建设,发挥北京的教育医疗优势,学校“手拉手”、医院“手拉手”计划相继实施,100多所中小学“手拉手”,40余家医院结对合作,水源区3000余名教师、医生到北京参加短训、跟岗学习锻炼。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合作,南阳理工学院、湖北医药学院、湖北汽车学院等13所高校与北京的相关高校建立了结对合作关系。

  发挥北京科技、人才优势,加大交流合作力度,提高水源区内生动力。积极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人员交流交往等活动,干部双向挂职445人次,开展各类培训班,培训环保、科技、旅游、农业、乡村振兴等方面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10000余人次。连续7年组织开展院士专家行活动,共有院士40多人次、专家150多人次先后到十堰、南阳,深入100多家企事业单位解决各类难题500余个,建立工作站10余家,培养当地“高精尖”人才1000余名,开发新产品近100项,授权部分专利技术。人才交流平台不断健全,北京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创新型企业深入水源区,培训一批高技能实用人才,促进两地人力资源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设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创新创业基地,为北京高层次人才赴水源区交流服务和投资创业提供平台。“北京智慧”为水源区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促转型

  发展特色产业增强库区群众增收致富能力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结合水源区实际,将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作为推动水源区绿色发展的主要抓手,助力水源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促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坚持农林科技先行,充分发挥比较的科研资源优势,积极协调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北京农林科学院与水源区对接合作,合作建设卢氏县蜜蜂产业基地、北京农林科学院国家杂交小麦产业化(邓州)基地、西峡食用菌科研中心等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同时支持建设淅川软籽石榴、西峡猕猴桃、丹江口柑橘、武当道茶、房县黄酒等特色产业基地发展;打造“渠首印象”“调水源头”等一批绿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通过系列举措,不断发展壮大生态特色产业,促进库区渔民上岸转型发展,带动水源区5万余名群众增收致富。

  积极搭建平台,依托各类经贸交流合作机会,积极开展各类政务、商务对接交流活动,广泛动员企事业单位到水源区投资兴业、一批优质企业落户水源区,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光大集团、中青旅、京能热电、京城机电、工美集团、康明斯公司、华彬集团、忠和酒业、康硕3D打印等数百家高新技术企业落户水源区,涉及环保、文旅、光伏、风电、饮用水、汽车制造等20多个领域,有力推动水源区发展,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实现转型发展。(陈国府)